华人网

查看:5997 回复:0 发表于 2023-1-23 20:09
发表于 2023-1-23 20:09:35 手机端"华人网"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德德中医诊所 [复制链接]

补气升阳降血压
作者/杨承岐

杨承岐,男,1958年7月生,河北行唐人。河南省行塘县头医院院长 、副主任医师。自12岁开始拜河北名医贾亚夫、郑永进等为师学医,18岁悬壶乡里。



高血压属内科顽症,治疗颇感棘手。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众多,平肝降逆者有之;清肝祛火者有之;化痰祛浊者有之;滋水涵木者有之。

笔者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,补气升阳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法则之一。兹就其机理及其临床应用体会作一初步探讨。

考中医学并无“高血压”之称,现代中医多将其归属于“眩晕”“头痛”等范畴。肝阳上亢、肝火上炎、痰阻清窍、阴虚风动,固可致眩致痛,然气虚也可致眩致痛。

《灵枢·口问篇》说:“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瞑(眩)。”若脾胃虚弱,或久病体虚,中气不足,推动无力,以致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;或劳倦过度,损伤阳气,以致阳气下陷,浊阴上乘,皆可导致眩晕、头痛,故补气升阳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法则之一。为医不可不晓。

1、补气升阳降压法

适用于清阳下陷、浊阴上乘所致的高血压。症见头晕、头昏、目眩、动则为甚、视物模糊、面色白,或兼见心悸气促、腹部坠胀、内脏下垂、大便泄泻清稀等症,舌质淡、苔薄白、脉沉细。治宜补中益气汤加菊花、草决明、夏枯草、钩藤等品。

曾治田某,男,66岁,农民。

患高血压3月有余,屡服尼群地平、降压灵、复方降压胶囊及镇肝潜阳之中药,效果不佳,于1991年10月5日求治于余。

症见头晕、头昏、耳聋、耳鸣、动则头晕更甚,气短乏力,少腹坠胀,面色白,纳谷不香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而缓。查血压180/110毫米汞柱。

中气不足,清阳下陷,浊阴上乘之象昭然。治宜补气升阳降压。

黄芪30克,党参15克,白术10克,当归10克,柴胡3克,升麻3克,陈皮10克,菊花10克,双钩(后下)12克,夏枯草12克,甘草6克。

服药15剂,头晕耳鸣消失,精力充沛,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,复查血压120/80mmHg,继以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,随访1年未见复发。

2、健脾益气降压法

适用于脾胃气虚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所致的高血压。症见头晕、头昏、目眩、稍劳则甚、四肢乏力、面色萎黄、食欲不振、舌质淡有齿痕、脉弱或濡。或兼见四肢浮肿、恶心呕吐、大便溏薄等症。治宜六君子汤加夏枯草、菊花、草决明、钩藤等品。

曾治张某,女,46岁,农民。

患高血压1年有余,伴眼底出血,屡服中西药品无数,效果不佳,或仅取效一时,或全然无效,1999年3月2日求治于余。症见头晕、头昏、头痛、视物模糊、稍劳则甚、有时眩晕欲扑。素常食欲不佳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。舌质淡、苔薄白、脉弱。血压170/100毫米汞柱。

辨证: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治宜健脾益气以降血压。

党参15克,白术10克,茯苓10克,半夏10克,陈皮10克,草决明10克,夏枯草10克,黄芪15克,焦山楂10克,仙鹤草12克,甘草6克。

先后以此方加减调治月余,患者头痛头晕诸症消失,视力明显好转,血压降至120/80mmHg。

结语

补气升阳法治疗头痛眩晕,是每个临床医生都知道的常规疗法。但由于世俗的偏见,以为高就是有余,当泻之、折之。于是医生每见患者血压升高,即把升提药视为虎狼之剂而不敢贸然使用。

加之市售补中益气丸、脑灵素等中成药的药品,使用说明书有的注有“高血压患者忌服”的字样,致使医患双方都谈补色变。殊不知,高血压和人体其他疾病一样,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衡的病理反应。既可见于实证,也可见于虚证。中气下陷或脾气不足者,非补气升阳则浊阴不降,血压难以复常。
联系电话或WA:
081213317921
回复

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西范爱热闹

华人网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,如涉及文字/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。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,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,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。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